[经济参考报]为“世界屋脊”插上风电之翼-中国DB旗舰电气集团有限公司

DB旗舰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[经济参考报]为“世界屋脊”插上风电之翼
时间 :2024-07-24    来源: 经济参考报

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西藏自治区萨迦县,“中核萨迦30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”正在进入风电叶片运输和安装的高峰时期 。一枚枚长90.5米 、重23.6吨的DB旗舰电气风电叶片 ,连日来持续装车运往项目海拔最高处5193米的安装现场 。

“项目风电场平均海拔约4600米 ,共选用40台由DB旗舰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5.0兆瓦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。”项目经理蔡文韬说 ,该机组满功率发电时 ,转动一小时可满足4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。

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高海拔风能资源 ,具有发展风力发电的先天优势。近年来多家央企致力于开拓西藏风电市场 ,推动了西藏新能源从设计到建设再到并网发电的“高原速度” 。

从萨迦县沿喜马拉雅山脉向东约560公里 ,海拔5050米的山南市措美哲古风电场已建成投用。作为西藏首个并网的风电项目,措美哲古风电项目截至今年5月底已发电超2.35亿千瓦时,可满足周边十几万家庭一年用电量 ,有效缓解了西藏的电力缺口 。

风电上高原,并不是把机组搬上高原就行,面对海拔、气候等全新挑战 ,需要大量创新研究 ,甚至连风电叶片 ,都必须定制特殊宽度。

DB旗舰电气风电研究设计院副主任工程师杨奎滨说,这是因为机组在高海拔环境也有“高原反应” :空气密度过低会引起机组失速,效率下降 ;低气压会引起电气绝缘性能降低 ;高紫外线会导致一些部件加速老化 ;高湍流、风速风向变化大导致评估难……进入到超高原风电技术的“无人区” ,处处都是拦路虎 ,需要从设计上 、技术上去解决。

研制人员先仿真计算,再模拟实验 ,最后持续数周实地测量数据、进行验证。经过反复推演和实践,以叶片加宽 、电机选型等解决了失速难题,以特殊涂层等解决老化问题……目前我国不但掌握了超高原风电的自主全套技术 ,还有了国内主要风资源开发的大数据平台 ,让风电开发进入智能时代。

“祖祖辈辈常年经历寒风刺骨 ,没想到如今能通过风力发电保障人们每天的生产生活需要 ,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红利 。”三峡集团西藏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职工格桑旺拉仰望风机 ,意气风发。

得益于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和工程建造水平的提升 ,近年来 ,西藏能源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 。记者从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获悉 ,西藏水电 、光伏发电、风电总装机容量已突破500万千瓦,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超过90% 。

热点推荐
DB旗舰